世界斯诺克巡回赛(WST)近日公布了一项极具话题性的球员历史分档,将顶尖选手分为六档。其中,"火箭" 奥沙利文与 "台球皇帝" 亨德利毫无悬念地占据第一档,而中国球员丁俊晖和赵心童分别位列第四档和第五档,引发广泛讨论。
在这份分档中,奥沙利文和亨德利作为唯一两位入选第一档(黑球档)的球员,堪称斯诺克历史上的 "绝代双骄"。奥沙利文以 36 个排名赛冠军、7 次世锦赛冠军和 15 杆 147 满分杆的成就,被誉为 "史上最全面的球员"。他不仅保持着多项赛事纪录,更以行云流水的进攻风格吸引了无数球迷。亨德利则以 7 次世锦赛冠军、18 个三大赛冠军和连续 7 年世界第一的统治力,成为 1990 年代斯诺克的代名词。尽管两人职业生涯巅峰期相隔二十年,但 WST 认为他们在各自时代的统治力和历史影响力旗鼓相当,因此将其并列第一档。
第二档(粉球档)包括希金斯、威廉姆斯、戴维斯、塞尔比和特鲁姆普。这一档中,特鲁姆普的入选引发争议 —— 尽管他拥有 30 个排名赛冠军和大满贯头衔,但三大赛冠军数量较少,被部分球迷认为 "含金量不足"。相比之下,第三档(蓝球档)的罗伯逊以 24 个排名赛冠军和大满贯成就,被普遍认为应进入第二档。此外,"飓风" 希金斯和奥沙利文的启蒙教练雷里尔顿也位列第三档,凸显了 WST 对历史贡献的考量。
丁俊晖被分入第四档(咖啡球档),与吉米・怀特、凯伦・威尔逊等同列。他 15 个排名赛冠军和英锦赛、大师赛冠军的成就,奠定了其在中国斯诺克的领军地位。然而,缺少世锦赛冠军和近年来状态的波动,使其未能进入更高档位。值得注意的是,丁俊晖对斯诺克在中国的推广贡献巨大,仅 2010 年代就为世界台联带来数亿人民币的商业价值,这一因素在分档中被特别提及。
赵心童作为第五档(绿球档)中最年轻的选手,凭借世锦赛冠军和英锦赛冠军的含金量入选,但总冠军数量较少(3 个)限制了其排名。尽管他在 2025 年世锦赛上以黑马姿态夺冠,仍有球迷认为其排名偏低,尤其对比同档的宾汉姆(1 个世锦赛冠军)和达赫迪(1 个世锦赛冠军)。不过,WST 强调分档综合考量了职业生涯稳定性,赵心童若能延续上升势头,未来有望冲击更高档位。
BG视讯此次分档的争议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:其一,特鲁姆普与罗伯逊的档位差异,反映了 "冠军数量" 与 "大赛含金量" 的权衡;其二,丁俊晖的历史地位是否被低估,部分观点认为其推广贡献应获更高评价;其三,赵心童作为亚洲首位世锦赛冠军,其国际影响力是否应在分档中被更多体现。
WST 官方回应称,分档标准并非单一的冠军数,而是综合了赛事成绩、历史地位、时代竞争强度及对斯诺克运动的贡献。例如,亨德利在 1990 年代几乎垄断冠军,而奥沙利文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下仍保持高胜率,两人的统治力被视为等同。对于中国球员,丁俊晖的商业价值和赵心童的突破性成就均被纳入评估,但竞技成绩的客观差距仍是主要依据。
尽管丁俊晖和赵心童的当前档位引发讨论,但两人的职业生涯轨迹截然不同。丁俊晖已进入职业生涯中后期,其历史地位更多取决于对斯诺克在中国的奠基作用;而赵心童年仅 27 岁,若能在未来几年内增加冠军数量,有望成为首位进入前三档的中国球员。此外,中国新生代选手如颜丙涛、周跃龙等虽未进入此次分档,但其成长潜力值得关注,或将改写亚洲斯诺克的历史格局。
此次分档不仅是对球员历史成就的总结,更是对斯诺克运动发展脉络的梳理。从奥沙利文的技术革新到丁俊晖的商业突破,每一档球员都代表着斯诺克在不同维度的进步。正如 WST 所言:"分档的意义不在于评判高低,而在于致敬那些让斯诺克成为全球运动的传奇们。"
以便获取最新的优惠活动以及最新资讯!